新闻中心

盐城:第三方"技术代运行"治污模式成国家试点

2015-10-23 文章来源:新华网 浏览量:0

  新华网南京1023电(王伟吴昊)817,国家发改委发函同意盐城环保科技城南大研究院在江苏滨海工业园开展工业废水集中治理和“镶嵌式”环境综合服务试点,标志着盐城环保科技城首创的第三方“技术代运行”模式上升为国家试点。

   109,国家科技部发来文件,盐城环保科技城被认定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这是继中科院将灰霾、烟雾、酸雨追因与控制等雾霾治理项目下放给盐城环科城之后,国家层面再次对盐城环保科技城大气治理产业的认可。

  日前,盐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在盐城环保科技城调研时表示,亭湖区和环保科技城按照市委推进绿色发展、打造盐城标志性产业新高地的决策部署,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紧锣密鼓抓落实,日夜奋战抓建设,呈现项目增多、工程加快、层次提升、配套起步的良好态势,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正在成为盐城的重要地标和转型坐标。

  企业重组一个月,新增订单1.6亿元

  今年以来,盐城环保科技城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按照“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全产业布局、打造国内一流的环保科技城,带动全市形成千亿级节能环保产业”的要求,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环境下,盐城环保科技城绿色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动力来自哪里?盐城环保科技城党工委的发展战略是,始终坚持“产业化方向、市场化机制、国际化眼光、资本化运作”,走出一条后发赶超的跨越之路。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服务企业不单单是帮助办理几项手续这么简单,而是要触摸到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去年初,盐城环保科技城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在现有企业中精心组织实施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团体的三自主转型升级工程。以此为契机,推动一大批企业走上转型发展之路。

  江苏紫光吉地达公司是本土龙头企业,自615与央企上市公司中电投远达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后,企业在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得到有效化解。中电投远达控股后,其原有脱硫脱硝装置80%的钢结构业务由外包全部转给紫光吉地达生产。根据中电投远达的总体规划,紫光吉地达将不断扩大规模,计划于‘十三五’末达到20亿元。”

  江苏紫光吉地达公司副总经理唐建忠表示,和央企重组后,企业的身份由民营变成了央企,现在中电投远达的技术、资质、业绩等可以为该企业所用,在外面可以和国内、国际一流的大型环保企业同台竞争,一下子解决了过去令人头疼的准入门槛问题。唐建忠说,“我们公司与央企中电投远达重组后,在央企品牌的拉动下,紫光吉地达竞争力大幅提高,企业重组一个月,在手合同订单1.6亿元。”

  刷新国际最小粉尘排放纪录实现“近零排放”

  节能环保产业是推进绿色发展、惠及民生福祉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盐城市秉持科学发展理念和保护环境责任意识,坚持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盐城转型发展的优选方向,加快盐城环保科技城建设,努力实现以“一座城改变一座城”的发展目标。

  国内首家雾霾研发治理与产业化基地——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治霾持续发力。据湖北阳新娲石水泥厂发来的除尘设施年度运营报告显示,由盐城环保科技城紫光吉地达环境工程公司承建的4台套脱硫脱硝除尘装置,运营一年来,共收集粉尘110.4吨,硫化物、氮氧化物375吨。盐城-复旦大气污染防控中心首席专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睛艳说,“这些物质散发到空气中,将会形成至少1500平方公里的雾霾和大面积的酸雨天气。”

  目前,盐城环保科技城致力于大气治理、水污染治理、固废处理和绿色建材四大产业发展,把大气治理作为主攻方向。

  盐城环保科技城的治霾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火电、化工、钢铁、烟草、玻璃等不同行业。据统计,去年,单收集空气中的灰尘就达2.3万吨,日均超过60吨。

  前不久,河北的国华三河电厂传来消息,电厂排放的粉尘浓度小于每标准立方米1毫克,刷新了国际上最小粉尘排放纪录,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近零排放”。这背后,是盐城菲达湿式电除尘器的功劳。有专家评价,这使得我国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成为现实,烟气除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公司受全国电除尘委员会委托,已主持撰写《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一书,规范行业市场,将引领盐城环保科技城电除尘器产业“锁定高端”。

  目前,盐城环保科技城已落户中国环科院等23家重点高校院所和中节能等上百家行业知名企业,成为中国集聚度最高、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雾霾治理研发和制造基地,跻身中国环保产业最具竞争力园区行列,呈现出加快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助推盐城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为建设美丽盐城增“绿”添彩。

  盐城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入选全国10家试点名单

  817,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同意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单位的复函》,同意盐城环保科技城南大研究院在江苏滨海工业园开展工业废水集中治理和“镶嵌式”环境综合服务试点,标志着盐城环保科技城首创的第三方“技术代运行”模式上升为国家试点,这是继去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之后,国家发改委首次批准同意的名单,全国仅10家单位。

  “目前,在国家和政府层面正在推服务业的第三方运行,我们的模式,主要涉及环保治理设施方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创新了一种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戴建军表示,第三方“技术代运行”模式,主要带来三方面好处:一是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担负的主体责任不变,过去一般是委托处理的模式,容易出现责任主体、处理单位和执法部门三方扯皮的情况,现在的“技术代运行”模式提供的是技术人员驻厂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以确保能够达标排放;二是不涉及经济利益,传统的服务模式是以处理量来收费,为节约成本,处理方可能会出现不达标处理或偷排偷放的现象,而“技术代运行”模式是收取相对固定的技术服务费,不考核具体的处理量,从而避免了处理企业对经济利益最大化方面的追求;三是有利于地方或企业专业环保人才的培养,“技术代运行”模式为企业提供的是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运行模式还是以企业员工为主,在帮助企业处理污染的同时也培养、提升了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这样评价盐城环保科技城,这里已形成了全国独有的环保技术的研发基地、环保标准的制定基地、环保品牌的集聚基地、环保服务的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