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绿色动能澎湃生长——盐城环保科技城新能源产业培育纪实

2025-05-22 文章来源: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 浏览量:0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盐城环保科技城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作为全国级绿色工业园区,这里不仅集聚了万帮储能、景创锂能等龙头企业,更通过“光储充售”一体化解决方案、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等创新实践,构建起从材料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今年前4个月,园区新能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21.7亿元,同比增长8.9倍,成为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标杆。

521日,走进江苏万帮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机械臂精准组装着储能模块,每条生产线日均下线50套储能系统。“这是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液冷超充桩,充电15分钟可续航600公里,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将电池寿命提升至8000次循环,配套的微电网系统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0%。”厂长商里苗介绍,该技术已为全球50余家知名车企配套,并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微电网建设,有效缓解“车找桩”难题。

作为万帮数字能源旗下最大生产基地,该公司创新推出的构网型储能设备,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将充电损耗降低12%,其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更成为零碳园区的“电力心脏”。该公司去年完成销售6.4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亿元。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园区已形成“家庭储-工商储-电网储”三级产品矩阵,相关技术入选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项目。

在江苏景创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中试线上,首批量产型钠电池即将交付。“我们开发的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使电池成本较锂电降低40%。”该公司总经理王需要表示。景创锂能联合四家高校建立的“钠电创新联盟”,已形成从水性粘结剂研发到智能产线设计的全链条能力,使电池在-30℃仍保持90%效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目前园区通过“链长制”服务,推动15家规上新能源企业组建技术共同体,2024年协同申报专利217件。

盐城环保科技城创新“链主企业+科研平台”协同模式,已实现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闭环布局。在材料领域,通过攻克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量产难题,使材料成本降低40%,装备制造方面,与徐工研究总院共建的智能产线实验室,成功开发出国内首条钠电池辊压-分切一体化设备,生产效率提升300%。“我们通过‘链主企业出题、科研平台解题’的机制,将技术转化周期缩短至6个月。”环科城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已集聚钠电相关企业11家,形成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到电芯组装的完整产业链,计划三年内建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得益于新能源产业集聚优势,盐城环保科技城在打造立铠零碳园区进程中,创新推出“设施共享+数字管控+金融赋能”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建成180个超级充桩的智能充电网络,年消纳绿电1.2亿度。部署5000个智能传感器的能碳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碳排放实时监测。屋顶光伏配套储能系统使绿电使用率提升至78%,同步实施的“研发补偿政策和技术悬赏金”机制,为长三角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板。

从储能技术领跑到钠电产业崛起,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盐城环保科技城正以新质生产力重塑绿色产业版图。正如盐城环保科技城负责人所言:“我们不仅要做好环保装备的‘智造者’,更要成为绿色生产力的‘定义者’。”在这片创新热土上,一条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转型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